Welcome
  • 首頁
  • 故事
  • 旅遊
  • 藝術欣賞
  • 關於
  • 聯絡我
    故事

    靠北什麼?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10 月 7 日
    作者 老燕

    好久沒講故事了!今天來講一個跟「靠北」有關的故事。

    為什麼?因為一連八篇有關莊子「秋水篇」河伯與北海若七次答問的文章,都在說理,就有人跟我靠北,故事呢?

    也就是牛肉在哪裡的概念。

    也是,「不只是故事」的「料」應該在故事。

    三號而出可以嗎?

    話說莊子在「養生主」篇說了這麼一個故事:老子過世了,好友秦失去弔唁,就在靈前號了個三聲轉身而去。弟子看了很生氣責問秦失:「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?你就這樣弔唁可以嗎?」

    接下來莊子說明了他的生死觀,他指出古時候認為人活著是頭下腳上被吊起來的「倒懸」狀態,要到死了才能解脫,所以人活著是在受刑,死了反而值得慶幸,對於生死最好安時處順,哀樂不入心。

    這個故事有意思的是,為什麼老子的弟子認為秦失在靈前哭三聲是不夠朋友?

    這是因為哭有很多種哭法:正統的「哭」是有淚有聲;有淚無聲是「泣」;無淚有聲的是「號」;有淚有鼻水的是「涕」,所以秦失「號」了個三聲,有聲音卻沒佐以淚水或鼻水,就朋友的交情來說是「哭不到位」。

    你會想,這太好笑了吧!難道哭也可以量化嗎?哭最重要的不是真情流露嗎?

    問題就在如果你是為自己哭、私下一個人哭,是可以愛怎麼哭怎麼哭。可是當你是為別人而哭,尤其是為過世的父親而哭,這在古代可是天大地大的事了,整個街坊鄰居都豎起了耳朵、張大了眼睛,等著要看你有多孝順或多不孝!到時候哭不哭由不得你,你得照規矩哭。

   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時候的「哭喪」、「哭禮」可以有多麼顛倒。

    孔子惡野哭者

    孔子在從政前的工作是擔任「喪祝」,也就是主持喪禮的人。對於喪禮,尤其是喪禮中的哭禮自有一套看法。「禮記.檀弓上」曾記載:「孔子惡野哭者」。字面上可說孔子討厭亂哭一通的人。其實,這裡孔子所惡的「野哭」是指要有所區別的哭,文中指出若是哭兄弟則哭於廟、哭父親的朋友哭於廟門外、哭老師於寢室…泛泛之交則哭於野外。可見哭要適得其所。

    到了南宋朱熹的「朱子家禮」對於葬禮中的哭禮要求得鉅細靡遺,什麼時候怎麼哭都有指引,如既絕乃哭(厭氣後就要哭),小斂要袒哭(袒露單肩並束髮哭)、大斂則哭僻(搥胸頓足的哭)、然後停棺期間要朝夕哭(且夕奠要哭無時),接下來聞喪、奔喪都有相關規定,到了安葬後要反哭(回頭不捨的哭)、至家哭(望門即哭),接下來還有各種儀式都要哭哭哭,最後才進入卒哭(哀至不哭),明訂卒哭後就不能哭了。

    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「哭爸」是不可能的任務,朱子也想到了,所以文中多次提及「代哭」,就是在場的親朋好友都可輪流來代喪家哭,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出現了專業的「孝女白琴」來代哭。

    這樣的哭禮加加減減延續至今,2006年作家劉梓潔的「父後七日」寫到:「總有人在旁邊說,今嘛毋駛哭,或者,今嘛卡緊哭。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,滿臉疑惑,今嘛,是欲哭還是不哭?」

    後來她悟出了:「以前都聽人家說,累嘎欲靠北,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。」她哥聽到後笑到打滾,罵她真的很「靠北」。

    攘臂而扔之

    來看看「靠北」這個詞,上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查詢是「無此資料」,維基詞典的解釋是「靠近北方」,要到「台灣俚諺集覽」蒐羅的閩南語髒話中才看得到「靠北」原係「哭爸」,本指對那種碎碎念式的嘀咕感到不耐而罵人:「你駛哩哭爸哦!」

    現在的「靠北」則成流行語,意指抱怨、投訴。

    原本「哭爸」是何等重大的傷痛,卻也可成國罵,到現在華麗轉身成「靠北」後,更是人人來靠北,讓五千年來的哭禮大解放。

    老子在「道德經」中說「禮」是在失道、失德、失仁、失義後,才用到的手段,是一種「攘臂而扔之」, 意思是有禮的人在推行禮得不到回應後,就伸出胳臂強迫人行禮。所以老子才會說:「夫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。」

    你看一家之主過世了,是不是全家陷入混亂傷痛,這時懂禮的人出來止亂防野哭,要你何時哭怎麼哭(像不像有支無形的胳臂架著你哭或不哭),看起來是在撥亂反正,但卻造成原本的自然情緒失調大亂,這不是本末倒置、很讓人靠北的事嗎?

    2024 年 10 月 7 日 0 留言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誰大誰小?-8(最終回)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9 月 30 日
    2024 年 9 月 30 日

    這可是兩難,老子一開始要說明「道」是什麼,就非得要借助「名」(語言的中介)不可,因而「非常道」的意思是「說」出來的道就不是道本來的樣子,「非常名」即我們使用的語言文字是無法呈現這個語言文字的真實(常名)。
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誰大誰小?-7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9 月 24 日
    2024 年 9 月 24 日

    有沒有發現,這樣的人心是成也老天,敗也老天,我們將不可預知的禍福歸功或歸咎給老天,這樣還不能體會到天地間的主宰是天,而人是被宰/被選的嗎?
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誰大誰小?-6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9 月 17 日
    2024 年 9 月 17 日

    我們眼見的世界都是兩兩一對:日月/冷熱/陰陽/長短/大小…,我們看到的日月交替,也就是地球自轉一周,會從面向太陽的一面有規律的轉向背向太陽的一面,如此形成了晝夜的兩個極端,我們所謂的「二元」、「兩極」,而其間運動的方式即「反衍」,向相反的方向轉化,所以日夜的二元之間,還有晨昏等中間地帶,這是從一極轉向另一極的規律運動形成的變化。而「道」就是主導這個運動的律則,也就是我們簡稱的「自然律」。
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誰大誰小?-5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9 月 12 日
    2024 年 9 月 12 日

    在第四問中,河伯問的不只是「大小之辯」,還觸及「貴賤」的價值層次。但莊子就是再借北海若之口說明「小大」與「貴賤」隨時可被翻轉,若「當時順俗」就是貴,但「差時逆俗」反成賤,亦即貴賤有時無常,常因「時機」、「世俗」而翻轉不定。
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誰大誰小?-4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8 月 15 日
    2024 年 8 月 15 日

    但河伯這一問,終於問出口他為何那麼關心誰大誰小?因為誰大誰小關乎的是「誰貴誰賤」,也就是誰有價值、誰沒有價值,而人人都希望自己是更有價值的那個人,所以一定要一較高下,然後貴賤立判。
    來看北海若怎麼回答這題,他從6個面向來看人是如何比出貴賤大小的。
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下載更多貼文

關於我

關於我

老燕飛起

Hi,我是老燕,一個喜歡研究自己、觀察別人的處女座O型人。 向來對童話、神話、寓言等充滿象徵解讀空間的故事著迷不已。 我相信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可聯結到我們自己,有助我們認識自己與我們所處的世界。 這裡分享的文章都是我深讀故事後的心得,透過網站分享出來,期望對你也有些啟發。 另外,我還熱愛旅遊、藝術、音樂與料理,也在這一併分享。

Recent Posts

  • 致親愛的讀者

    2025 年 4 月 14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?-8(最終回)

    2025 年 4 月 7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?-7

    2025 年 3 月 31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?-6

    2025 年 3 月 24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-5

    2025 年 3 月 17 日

Categories

  • 故事 (69)
  • 旅遊 (16)
  • 藝術欣賞 (8)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Instagram
  • Pinterest
  • Tumblr
  • Youtube
  • Bloglovin
  • Snapchat

@2019 - All Right Reserved.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


回到首頁
Welcome
  • 首頁
  • 故事
  • 旅遊
  • 藝術欣賞
  • 關於
  • 聯絡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