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lcome
  • 首頁
  • 故事
  • 旅遊
  • 藝術欣賞
  • 關於
  • 聯絡我
    故事

    不得已

    by 老燕 2025 年 1 月 6 日
    作者 老燕

    如果說「不得已」是我們的日常,那還有些悲哀!

    來看看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以有多麼逼不得已!

    「要不是不得已要養家,我會去當畫家」

    「我是為你好,不得已才說了謊」

    「不是我要給你壓力,是我的上面要求,我是逼不得已」

    再來看看古今最「不得已」的名人,他的千古名言:「予豈好辯哉?予不得已也。」接下來孟子滔滔不絕的說了600多字,都不是在辯,全都是不得已啦!

    但是莊子在〈人間世〉、〈德充符〉、〈在宥〉、〈庚桑楚〉篇也多次提到「不得已」,怎麼回事?夢想在無何有之鄉逍遙臥遊的莊子,居然也有種種的「不得已」?

    一雀適羿

    之前寫了5篇「我是社畜該怎麼辦?」(點我),文中引述莊子在〈人間世〉篇中模擬各種人間世的難題,其中有一段葉公子高將出使齊國的故事,葉公子高早上收到出使令,晚上就說他憂心如焚到得喝冰水,莊子寫道:「為人臣子者,固有所不得已。」

    相信時下所有的上班族都能明白這種「不得已」,而且對「固」那個字(本來、就是這樣)超痛恨!原來「不得已」也是種命中註定!

    那以莊子的睿智,有什麼辦法可以逃脫這種「不得已」呢?

    來看莊子在〈庚桑楚〉的一段話:「一雀適羿,羿必得之,或也;以天下為之籠,則雀無所逃。」一隻麻雀飛過后羿的面前,說后羿會射中牠,那還有些變數;如果把天下當作鳥籠,麻雀就無處可逃了。

    很抱歉!有關「不得已」的事,沒有一個人不是麻雀,全都無處可逃。

    不是莊子悲觀,而是這攸關道家的本體思想。

    道與德

    道家的「道」可粗略理解為自然律,也就是使日夜交替、四時更迭、星球運行、萬物生滅的那個規律,至今人類的理解類似大爆炸再加上漫長的演化,還在緩步探索中,完全沒有能力掌握宇宙秩序的全貌。所以對能掌握的,目前都歸為「玄學」,尤其道家的「道」更是「玄之又玄」。

    道家不僅明辨了這套宇宙法則的存在,還將這套法則運作在萬物上的作用(即道的外顯)稱之為「德」,也就是萬物「得」之於「道」的本質。這也是為什麼老子要寫《道經》與《德經》,因為除了明瞭外在於我們的「道」外,更要了解的是那我們要如何自處?因為我們內在的德是與道體相連,更何況我們發展出來的文明體系又與「道」(自然)背道而馳。

    所以,不要問道家思想是否是宿命論?是比所謂的宿命論還宿命,因為一般以為的命運是在人身之外,超乎人之上的力量,但道家的「道」不只是外在於我們的宇宙秩序,更是深植於我們內在的「德」,看到植物的生根、發芽、開花、結果、枯萎、落地了嗎?這不但是「道」運作的規律,更是植物的「德」,得自於道(自然)的本質。

    託不得已以養中

    這也是為什麼道家在參透了「道」與「德」的密不可分後,提出那我們該怎麼辦?

    答案就是「無為」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也跟植物一樣,外有道內有德,「不得已」(不能不如此)是我們的日常。

    莊子堪稱古今中外數一數二最渴求自由的人了,沒看到《莊子》的首篇就是〈逍遙遊〉嗎?那他看清人身處「不得已」的必然處境中,如何逍遙得起來?

    莊子在〈人間世〉篇中,化身成孔子勸想去衛國拯救蒼生的顏回:「無門無毒,一宅而寓於不得已,則幾矣。」意思是順任自然,不要擅做主張,做什麼事都出於不得已,這樣就差不多了。

    看到沒?「不得已」時的所作所為就是一種「無為」,也就是順應當時的狀況去做,差別只在我們是外在行為上狀似「無為」,內心卻是百般無奈,所以這種表裡不一形成了「假無為」與「真不得已」。

    那如何做到內外合一的「無為」呢?

    莊子說:「夫乘物以遊心,託不得已以養中,至矣。」

    莊子把任何的不得已都當成是在「養中」(涵養內在),所以大家同在一個鳥籠,有人就是被關,有人還是逍遙得起來啊!

    2025 年 1 月 6 日 0 留言
   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我們只有一個身體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12 月 30 日
    2024 年 12 月 30 日

    人會怎樣?在起舞時心懷鴻鵠之志,在讀經時為避免打瞌睡會頭懸梁、錐刺骨,這不只是在鞭策自己了,已搞成了流血事件,結果是,大家都摔在同一個地方過:「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」,因為無限的心靈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承載的身軀。

   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從庖丁解牛看養生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12 月 23 日
    2024 年 12 月 23 日

    但這個故事的重點卻不在這兒呢!因為庖丁在向文惠君詳細解說他如何完美解牛後,最後文惠君說:「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。」
    怪了!聽完故事後,不是應該佩服庖丁的神乎其技嗎?但文惠君卻是從中得到養生的秘訣,文中也沒提及牛肉的營養價值、哪個部位好吃、也不在勸人以解牛練身體…

   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我可以掌握命運嗎?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12 月 16 日
    2024 年 12 月 16 日

    子綦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憂慮是因為他信仰道家思想,在家教育兒子們如何遨遊於天地之間,與自然同樂,與大地共食,他不教他們如何取得事業上的成功,也不教他們如何運用謀略或標新立異,一切順任自然,現在卻聽到孩子未來可能會得到世俗的酒肉之福,所以他不安到掉下淚來!

   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莊周夢蝶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12 月 9 日
    2024 年 12 月 9 日

    「莊周夢蝶」的故事是莊子內篇「齊物論」的終章,「齊物論」又公認是最能完整傳達莊子思想的篇章,所以讓我們從「齊物」的觀點來重讀這個故事。
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  • 故事

    學生上課打瞌睡,老師很欣慰?

    by 老燕 2024 年 12 月 2 日
    2024 年 12 月 2 日

    先說明一下,莊子在「齊物論」中曾說過齧缺一連問老師王倪三個問題,老師都回答他「我怎麼會知道?」這就是「一問三不知」的典故。而齧缺之愛問問題的,是所謂的「問題學生」,在莊子「應帝王」篇,他又去「刁難」老師王倪,這次沒有記載是問了什麼,只寫了結果「四問而四不知」,然後描寫齧缺高興得跳了起來,前去告訴師公蒲衣子(王倪的老師)此事,蒲衣子聽了很欣慰。

   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下載更多貼文

關於我

關於我

老燕飛起

Hi,我是老燕,一個喜歡研究自己、觀察別人的處女座O型人。 向來對童話、神話、寓言等充滿象徵解讀空間的故事著迷不已。 我相信每個故事的背後都可聯結到我們自己,有助我們認識自己與我們所處的世界。 這裡分享的文章都是我深讀故事後的心得,透過網站分享出來,期望對你也有些啟發。 另外,我還熱愛旅遊、藝術、音樂與料理,也在這一併分享。

Recent Posts

  • 致親愛的讀者

    2025 年 4 月 14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?-8(最終回)

    2025 年 4 月 7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?-7

    2025 年 3 月 31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?-6

    2025 年 3 月 24 日
  • 無為,那我要做什麼-5

    2025 年 3 月 17 日

Categories

  • 故事 (69)
  • 旅遊 (16)
  • 藝術欣賞 (8)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Instagram
  • Pinterest
  • Tumblr
  • Youtube
  • Bloglovin
  • Snapchat

@2019 - All Right Reserved.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


回到首頁
Welcome
  • 首頁
  • 故事
  • 旅遊
  • 藝術欣賞
  • 關於
  • 聯絡我